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细览页

第二批“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十大典型案例(六)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04日

案例六:

隋某与青岛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例

【基本案情】

青岛某公司在平度市南村镇空港经济区投资建设物流小镇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需征地,该公司与被征地多数村民协商签订征地补偿合同,但有部分村民未签字且不同意施工,影响了工程进度。2020年春天,该公司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在尚未与个别相关村民就征地补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即将土地占有使用,导致村民多次上访。双方协商未果,隋某于同年6月8日向平度市人民法院提起财产损害赔偿之诉,要求被告将挖毁的土地恢复原状并赔偿苗木损失45600元。

【处理过程和结果】

该物流小镇项目是我市的重点项目,如何既能保证项目顺利施工,又能妥善解决涉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成为本案的关键。南村法庭办案人员接到该案后,认为仅仅按照法律规定下一纸判决,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纠纷、消除隐患,也会给物流小镇项目顺利推进及我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针对此情况,办案人员决定将该案委托至南村镇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进行调解,并由法院特邀调解员马言清牵头,邀请司法所、综治办、招商办等部门,联合企业代表组成专案调解小组,对该案展开诉中调解。

因被占地村民与用地企业矛盾较深,该案调解难度大,调解小组制定调解方案,分头行动,一方面动之以情,及时稳定村民情绪,为开展调解创造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明之以法,向村民释明非法闹访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引导村民通过正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经过为期五天的多轮调解,该公司最终与隋某等人达成和解,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隋某自愿撤回起诉并承诺将配合项目施工。至此,这起耗时近一年的信访案件顺利平息,确保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施工。

【典型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旧城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日益增多,征地搬迁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搬迁人员往往关心自己可以得到多少利益置换,而项目承建方则更多关注工程施工进度和项目收益,双方的侧重点不同,容易导致个别不守诚信、钉子户等现象出现,征地纠纷等民事案件数量也随之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法治是改善营商环境、打造诚信社会的重要手段。南村法庭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勇担重责、积极作为、创新方式,用多样化的解纷手段和生动的审判实践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助力“信用平度”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南村法庭  整理:姜晓杰

关闭
版权所有:平度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平度市青岛路103号 电话:(0532)80817575 邮编: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