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十大典型案例(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04日 | ||
案例七: 古岘镇五里村“三资”清理纠纷案例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古岘镇根据平度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顿工作。五里村在“三资”清理工作中,对村集体债权债务进行了逐一核实,排查出无故拖欠村委土地承包费的农户131户,拖欠时间从18年到38年不等,共拖欠款项14万元。欠款农户对清理陈欠认识不一,有的同意偿还,有的不予清偿。针对清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市法院特邀调解员、五里村支部书记钟新喜通过“无讼村庄”创建工作平台联系了张戈庄法庭,咨询相关法律知识,寻求问题解决途径。 【处理过程和结果】 了解清理工作整体情况后,张戈庄法庭积极提出法律建议,指导村委开展清收“三步走”:一村委广泛发动,自行清收;二自行清收不能的,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诉前调解;三调解不成的,转入诉讼程序,审理裁判;通过“三步走”,最终达到依法和谐清收的目的。在得到法庭的建议之后,五里村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联席会议,研究通过了清收方案,并进行了公告,免除了46户已死亡及特别困难农户的债务,要求其余85户限期交纳欠款。公告发出后,村党员干部带头交纳欠款、挨家挨户做工作,仅用时50天就清收了82户的欠款5万余元,仅有3户不予交纳。为了能够让村委与村民“不伤和气、不伤面子、不花钱、少跑腿”地解决纠纷,张戈庄法庭指导村委将剩余3户的欠款纠纷提交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申请法院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最终2户村民同意付清欠款调解成功,剩余最后1户调解不成转入诉讼程序处理。 【典型意义】 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顿工作,是平度市委、市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古岘镇五里村依靠民主决策、自我管理、自主解纷,清理了绝大部分陈欠,充分彰显了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其次党员干部带头交纳,以德化人,充分彰显了德治的引领作用;最后依法诉诸法律,维护集体合法权益,充分彰显了法治的保障作用,通过自治、德治、法治的聚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了乡村治理的最佳效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张戈庄法庭立足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司法服务和保障作用,积极探索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让矛盾化解在一线,化解在初始阶段,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端口前移”降低纠纷成讼率的预期目标,又检验了“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工作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 供稿:张戈庄法庭 整理:刘春莉 |
||
|
||
【关闭】 | ||
|
||